新闻动态

人人都是齐白石

发布时间:2020-07-27 发布人:发布人: 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

2019年11月6日 “杨诘苍:三魂七魄”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三魂七魄”作为杨诘苍个展及书写作品标题的同时,影射出艺术家所珍视的普世性及其在创作过程中贯穿的两个基本概念:毛笔运用的功能性及精神价值的强调。


1595831522860693.jpeg  1595831767577009.jpeg

1595831632125784.jpeg  1595831477554386.jpeg

2019年11月6日 “杨诘苍:三魂七魄”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三魂七魄”作为杨诘苍个展及书写作品标题的同时,影射出艺术家所珍视的普世性及其在创作过程中贯穿的两个基本概念:毛笔运用的功能性及精神价值的强调。

在杨诘苍多样的艺术实践形式中,策展人杨天娜选择聚焦于呈现他用毛笔书写的可能性,通过十个展厅分别讨论了自我升华、生死、残缺美、记忆、姿态、权利与和谐等主题,以较为完整的面貌呈现了艺术家近三十年来的艺术创作线索。
杨诘苍自幼受到祖父的传统教育,不仅学习如何执笔写字,也浸淫于中国传统文人文化之中,这也许是他一直以“士”自居的源头。杨诘苍欣赏中国一千多年来的士族阶级,将他们看作“识字的人、艺术家、民族脊梁”,在他看来,“士”代表着“从一到十(满),由十归一”的转换,士是中华文明里面最伟大的群族,是人类最美好文明遗产。

《人人都是齐白石》(2017-2019)是杨诘苍以他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发心,在过去几年做的一个教育项目。杨诘苍和曾永滔老师亲笔绘制数十幅“芥子园”临摹范本让小朋友临摹,展墙上是曾永滔老师带领下的小朋友们的习作。在展览中,该项目以课堂的方式呈现。参与者被邀请进来,可从墙上取下自己所喜欢的两位老师画的范本来临摹,完成的作品经过筛选、上墙,成为整个作品的一部分。

在《人人都是齐白石》这个项目中,无论是否有绘画基础,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这里是一个课堂,在这里临摹的观众,按《芥子园画谱》所提供的方法,学习使用毛笔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通过磨墨首先静心,把墨磨到够黑,画的时候体现前后关系、浓淡变化,运用毛笔把个人的修行、学识、心和灵魂凝聚在纸上,画完后,清洗毛笔,爱惜毛笔。

毛笔是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以游乐的方式让参与者掌握这门工具,以一种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让他们与自己的文化保持连接。杨诘苍希望借此重拾中国文人所推崇的重“意”轻“形”,重精神轻物质,以小见大的价值观,提倡在纷繁的诱惑中守住孤独,和自己相处,和自然相处,达到一种清明的境界。

嘉宾:陈思渊

2008年本科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起,任中华美术基金会研究员,参与虚谷、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等展览和研究项目。著有《现代水墨:虚谷的艺术》(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15)。曾在中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地举办展览。